在西南地区铁路网络加速织密的当下,泸州与遵义这两座川黔毗邻城市的交通连接始终备受关注。
曾几何时,途经四川泸州市区、贵州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的泸遵铁路(普铁)已纳入国家规划,后因泸州和遵义两地对高铁的执着追求,诉求将项目升级为泸遵高铁,然而迟迟未获得国家批准。在等待批准的十多年里,四川泸州悄然将铁路线延伸至古蔺县大村并与贵州遵义协商互联(普铁),最近已经获得批准。导致原国家规划的泸遵铁路(普铁)中的“赤水和习水段”被“古蔺段”替换,加之如今泸州至遵义可通过绕道重庆实现高铁直达,那条承载着赤水、习水、仁怀发展期待的泸遵高铁,似乎陷入了机遇迷雾之中。
回溯泸遵铁路的规划历程,其最初定位为客货运兼顾的普通铁路,线路走向充分考虑了川黔交界区域的经济需求。赤水、习水和仁怀地处黔北边缘,长期以来受限于山地地形,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原泸遵铁路(普铁)的规划,本可成为两地连接泸州、遵义两大中心城市的重要纽带,不仅能改善当地群众出行条件,更能为赤水的旅游资源开发、仁怀和习水的酱酒产业运输提供便捷通道,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泸州、遵义两市对高铁运输效率的追求,推动泸遵铁路升级为高铁的呼声日益高涨,项目定位也升级为泸遵高铁。
四川泸州将铁路延伸至古蔺县大村后,与贵州遵义协商铁路延伸连接,即从四川古蔺县大村途经贵州仁怀市延伸至遵义市区。这一调整客观上替换了原泸遵铁路(普铁)规划中经过赤水、习水的线路,使得原本有望纳入铁路网络的两地,暂时与铁路失之交臂。现目前四川古蔺大村至贵州遵义铁路正在进行开建前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公示。
雪上加霜的是,目前泸州至遵义已可通过绕道重庆实现高铁直达。借助渝昆高铁、渝贵高铁的互联互通,泸州乘客可先乘高铁至重庆,再转乘至遵义,全程耗时虽比直达线路略长,但已实现“高铁直达”的目标。这一现状让不少人质疑:在已有绕道方案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再投入巨资修建途经赤水、习水、仁怀的泸遵高铁?毕竟从短期经济效益来看,绕道重庆的线路可依托现有高铁网络,无需大规模新建,似乎更具“性价比”。
那么那条争取途经贵州赤水市、习水县和仁怀市的泸遵高铁还有机会吗?从区域协调发展的长远视角来看,其仍具备不可忽视的价值。对于赤水、习水和仁怀而言,高铁是打破交通桎梏的关键抓手。赤水的丹霞地貌、仁怀和习水的酱酒产业,都需要更高效的交通网络来释放潜力,高铁开通能显著提升三地可达性,助力特色产业升级与旅游资源开发,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从产业协同角度,该线路可串联泸州、仁怀两大白酒核心产区,构建“中国白酒金三角”快速运输通道,强化川黔酒业联动效应。在国家铁路网络布局中,它还能形成川黔直连的高铁通道,分流重庆枢纽压力,提升西南高铁网络的整体韧性。不过,面对已获批的大村至遵义普铁和绕道重庆的高铁方案,泸遵高铁“赤水习水仁怀线”的推进需川黔两省深化协作,在规划层面争取更高层级支持,或许能在区域发展大局中寻得新的突破机遇。
目前来看,泸遵高铁“赤水习水仁怀线”的机遇并非完全消失,但面临着规划协调、资金筹措等多重挑战。它需要川黔两省从区域均衡发展的高度进行统筹,将其纳入更宏观的交通发展规划中。或许,在现有绕道方案满足基本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可探索“分段建设”“客货兼顾”等灵活模式,让这条承载着边缘县市发展希望的高铁线路,在西南高铁网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毕竟,交通建设不仅要追求效率,更要兼顾公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释放赤水河中下游地区的发展潜力。
宣鱼金服配资,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股票配资门户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