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树叶子有什么好喝的?
经常会遇到不懂茶的人,带着几分调侃这样问。
是啊,非要追根究底,茶的源头,确实只是茶树上的叶子。
但如果一切真这么简单,各大茶叶品牌、身边形形色色的茶馆,和路边支着茶桌喝茶的人们,都在追求什么呢?
如果茶只是普通的树叶,我们也没法解释,为什么同是树叶,会有白茶的清新鲜爽、红茶的淳和甘甜、岩茶的千回百转。
展开剩余84%一片叶子,出生在哪座山场、沐浴了多少阳光雨露,又在哪一个季节被采摘,于它而言,都有不同的意义。
萎凋、杀青、揉捻、焙火、烘干......各种工艺,也能让它焕发新生。
即便是同一产区的茶,因为采摘时节的不同,风味也各自成诗。
甚至,能根据节气,将茶叶划分。
仲秋时节,若能捧一杯白露茶在手中,或许他们会改变“茶只是树叶子”的想法。
《2》
白露茶,顾名思义,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秋白茶,也是节气茶的一种。
在这个时间点采茶,可不是故弄玄虚。
眼下临近寒露,但我们依然记得白露节的天气。
白露时节,夏天的酷热还没完全撒手,但早晚已经添上凉意。
这个时候,尤其是高山上的白茶树,迎来了一段舒适的生长期。
白天的光照,没有了夏季的毒辣,变得温和而轻柔。
像一层轻薄的金纱,披在茶树上。
此时,茶树们尽情地进行着光合作用,努力积累下丰富的内含物质。
到了夜晚,气温会显著下降,凉意袭来,茶树们的呼吸作用也慢了下来。
白天辛苦积攒下来的那些养分,便不会被轻易消耗。
因此,白露前后采摘的茶青,品质格外出众,内质格外丰厚。
殷实的内质,是一杯好茶的物质基础。
《3》
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经过制茶师得当、细致的加工,白露茶的香气与滋味,自然毋庸置疑。
喝白露茶,最先迎接我们的,是明媚又柔和的甜花香。
这是白露茶香气的主调。
它是一种近似香,并不浓烈刺鼻,而是清新的,幽幽地散发出来。
试着想象,秋日傍晚,桂花树随风送来的甜香,也是如此令人愉悦。
在主调之外,又有清新的毫香、清郁的草药香交织在一起,这是白茶独有的风韵。
高山秋白茶,光是闻着,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
茶汤喝到嘴里,愉悦的感受就更真切了。
秋白茶的叶片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糖和胶质物,白露茶也不例外。
白露茶的茶汤柔和、顺滑,汤水的细腻质感,就是内含物质丰富的标志。
不用花力气咽,茶汤便如丝绸般滑下口腔。
而后,两颊、喉间泛起持久的清甜感,这便是回甘。
白露茶厚实的叶片,也使茶汤在细腻之余,更显醇厚饱满。
宽厚有力,耐人寻味。
《4》
清甜饱满的滋味,让白露茶成了一款容易被喝懂的茶。
刚刚入门的新茶友,可以从白露茶喝起。
除了亲和力十足的风味之外,白露茶的茶叶表面,有一层相对厚实的蜡质层。
这层“保护膜”,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在沸水的冲淋下,也能释放得缓慢而均匀。
也就是说,即便新手对茶叶的冲泡并不十分熟练,茶叶的坐杯时间稍长一些,茶汤也不容易变得苦涩。
从价格上看,比起白茶中价格偏高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白露茶的价格也要亲民许多。
用一个实在的价格,就能品到高品质白茶的风味。
而且,今年的有机白露茶,由于天气等各方面条件都恰到好处,它的原料等级几乎达到了白牡丹的级别。
无论是现在品饮,享受白露茶清甜淳和的风味。
还是严格包装,妥当存放起来,期待未来更加醇厚甘润的老茶韵味,白露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今年的白露茶,绝不会让那些早早预定、对它满怀期待的茶友们失望。
《5》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中,清晨水边朦胧而清冷的景致,衬得在水一方的伊人身影清丽。
而手中的这杯白露茶,却仿佛把这清秋的清冷和豁然,都收敛于一身。
化作了温暖的甜花香,和醇厚的茶汤。
今年的白露茶长得旺盛,采摘不易,但好在品质上乘,功夫不负有心人。
它不似春茶娇嫩鲜活,却多了几分从容平和。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发布于:福建省宣鱼金服配资,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股票配资门户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